宣威春耕生產實現“一早三保五突破”
近期,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紅土地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,在板橋街道永安村萬畝玉米標準化種植示范點、馬鈴薯綠色高質高效示范點、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萬畝示范區,大型農業機械取代耕牛、無人機為馬鈴薯開展病蟲害防治,所有地塊路通、水通、現代農業科技全覆蓋。
宣威市農業和農村局種植業與農藥管理股股長敖景介紹,今年的春耕生產,宣威市把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相配套,建良田、育良種、推良法、用良機,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、糧食單產有所提高、種植效益得到提升。截至2022年4月20日,宣威市全面完成70萬畝大春馬鈴薯種植計劃,完成玉米種植100萬畝,占計劃播種面積111萬畝的90%;完成糧播面積170萬畝,占春播計劃196萬畝的86.7%,大春種植高潮全面掀起,5月中旬可全面完成今年的大春種植計劃,播種質量和最佳節令播種率均好于上年。
宣威是全國產糧大縣、國家區域性馬鈴薯良繁基地縣市,有耕地280萬畝,2021年糧食總產為16.2億斤。一年之計在于春。2022年的春耕生產宣威市實現了“一早三保五突破”。
一早:即早安排、早宣傳、早落實。宣威市及早調供良種、地膜、化肥等農資,切實滿足糧食生產需求;搶抓春節期間雨雪天氣,積極推進地塊翻犁、覆膜保墑,搶抓節令,及早種植,實現早種奪豐收。
三保:即保投入,不折不扣落實強農惠農政策,統籌資金,推進項目化管理,加快資金撥付,保障項目有序推進;保面積,堅持規劃先行,將計劃分解到鄉村,實行“領導掛片、干部包村、技術人員蹲點”的包保責任制,將各項任務落實到地塊,打造1個10萬畝優質玉米產業帶,建設10個千畝優質馬鈴薯及優質稻示范區。調優空間結構,新增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面積4萬畝;調整季節結構,擴大秋豆、秋蕎種植面積;對外出務工人員耕地,實行租賃或委托代管確保滿茬滿種?,F已落實糧播面積260萬畝,大豆面積新增4萬畝;保產量,采取樣板示范推科技,將良種、地膜、抗旱集雨栽培等增產措施聚集到同一地塊,打好“良田、良種、良法、良機”組合拳,提高糧食單產水平,努力實現糧食總產達16.2億斤以上,完成糧食生產任務。
五突破:即良種繁育取得新突破。支持市內企業開展3個組培育種,推進玉米、馬鈴薯、白及、草莓等糧經繁種;以實施國家區域性馬鈴薯良種繁育項目為抓手,發展馬鈴薯種薯繁育5萬畝,繁育出一批優良種薯;集成技術推廣取得新突破,推廣玉米標準化種植技術10萬畝、玉米大豆套種技術4萬畝、馬鈴薯標準化栽培技術3萬畝,建設綠色示范基地40個,綠色面積新增3萬畝;機械化播種取得新突破,鄉鄉組建機耕服務隊,集成技術機械化播種面積達56%;高標準農田建設取得新突破,2021年14萬畝高標準農田在全省高標準農田現場會的推動下,已全面建成使用;2022年在建的20.05萬畝高標準農田,預計5月底可投入春耕使用,建設期提前半年。建成的高標準農田管網入田、農機入地、企業入駐,實現農戶流轉土地獲租金、農民務工掙薪金、企業經營賺現金,高標準農田呈現出“進度快、質量好、效能高”的特點。特色經作產業化取得新突破,緊扣蔬菜、水果、中藥材3大優勢產業,打造3個萬畝示范帶、30個千畝示范區、100個百畝示范片。以“一縣一業”為引領,投資4.8億元建設以火腿加工為重點的農產品加工區,聚集2個冷鏈物流企業和13個火腿加工企業到生物產業園,形成產品加工物流聚群區,助推特色經作產業化、標準化、規?;?、商品化水平提升。